典型的消防演习步骤&关键注意点
2023年PSC以消防安全为主题的集中大检查行动已经过去了一大半,无论船东、船舶管理者或者船员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其中消防演习仍然是重头戏,也是体现船员平时是否训练有素,演习熟练程度是否经得起考验的软实力的直观体现。
图片来源:OHCShipmanagement 仅作示意图文无关
10月份数东京备忘录官网公布的上半个月滞留船舶32艘次,其中就有6艘次涉及到消防演习滞留项目。
从我个人曾经担任两年澳洲航线跟船培训的情况来看,很多船舶实际上也花费了不少时间进行演习,演习频次也并不少,但演习效果往往事倍功半,在遇到PSC检查时更是乱了阵脚,演习程序杂乱,型散神更散,给检察官留下不好的印象。
个人认为船上进行救生、消防演习的“前戏”很重要,无论是消防演习前期的培训还是具体的演习步骤,其实和我们熟悉的样板戏类似,演习的内容程序必须符合公约的基本要求,通过合理运用特定的应用场景,并把公约要求的各要素加进情景剧中进行演绎。
因此,要求船上主要干部船员首先要自己充分熟悉演习程序,做到各个演习环节、程序都要研究培训清楚,移步换景,推演出各种火灾模式下最优化的程序。在演习前应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对船员进行相关熟悉培训,包括各种场景下的细节解读,消防员装备的穿着和测试,进入火场的探火步骤,培训器材的使用和注意事项,在大家对演习的步骤和细节有充分的了解后,再通过实际实际演习不断发现问题并加以改善,
同时晚上应变部署表中关于个人职责的具体化描述,通过不断的培训和演习巩固各种场景下的演习程序,最终达到形神兼备,逻辑严谨,行云流水般的演习效果。
一、《消防演习内容》:依据SOLASChapterIII,Reg.19,3.5关于消防演习的要求,每次演习至少应包括以下6个方面的内容:
1.Reportingtostationsandpreparingforthedutiesdescribedinthe
musterlistrequiredby regulation8;向集合点报道,并准备执行应变部署表所规定的个人任务;
2.Startingofafirepump,usingatleastthetworequiredjetsof
watertoshowthatthesystemisinproperworkingorder;
启动消防泵,要求至少射出两股水柱,以表明该系统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Checkingoffireman'soutfitandotherpersonalrescueequipment;检查消防员装备及其它个人救助设备;
4.Checkingofrelevantcommunicationequipment;检查有关的通信设备;
5.Checkingtheoperationofwatertightdoors,firedoors,firedampers
andmaininletsandoutletsofventilationsystemsinthedrillarea;
and检查演习区域内的水密门、防火门、风门挡板和通风系统的主要进口和出口的操作;
6.Checkingthenecessaryarrangementsforsubsequentabandoningoftheship.检查供随后弃船用的必要装置;
二、演习前的注意事项
在PSC检查船上演习记录时,往往发现演习程序或者记录不完全符合公约的各项要求,如容易漏记No.6
中关于供随后的弃船用的必要装置的准备工作,这点尤为注意。关于演习频次要求,每名船员至少每月应参加一次弃船和消防演习,并:wheremore
than25%ofthecrewhavenotparticipatedinabandonshipandfire
drillsonboardthatparticularshipinthepreviousmonththedrillsof
thecrewshalltakeplacewithin24hoursoftheshipleavinga
port;当超过25%船员未参与上月的演习时,应在离港后24小时内进行一次该演习;
whereashipentersserviceforthefirsttime,aftermodificationofa
majorcharacterorwhenanewcrewisengaged,thedrillsshallbeheld
beforethevesselsails,当船舶为第一次投入运营,或者经过重大改装,或者有整批新的船员加入时,
应在离港前进行一次救生、消防演习。
演习中涉及的“每月”的定义,公约的解释是指不超过30天日历自然月,我们在日常做PSC
预检经常发现船上的演习记录间隔大于30天或者其它大于公约规定的期限要求,比如本船8月10日进行了一次消防演习,
则后续的消防演习应早于9.10日,而不能在9.11或甚至到9月底才进行。
如有特殊情况如船舶在靠泊期间作业或者在海上遭遇恶劣天气无法进行演习时,应做好相关记录,
比如召集船员进行相关演习的培训学习,并将培训情况进入航海日志并主动向检查官解释清楚。(公约要求:)
对公约3.5.1条的理解,按照消防演习国际标准的规定:船舶须有一份船舶重点着火部位清单,每6个月要循环演习。
船上有专用规定消防设备的舱室(如机舱、厨房、油漆间、货舱)等必须演习,另外可选取如生活区某层、电器设备比较集中的场所(如驾驶台、空调房、舵机间等)循环演习。
在美国USCG检查时,或者其它港口要求进行消防演习时,
建议船长、大副事先同检查官做好协商,是否可以选取平时训练比较多的位置,或者船员熟悉程度比较高的场所进行演习,
这样能更好的完成演习各项要素,达到较满意的演习效果。
注重消防员装备的检查,在PSC或者访船检查时往往发现最多的是消防员装备不满足要求,因此对消防员装备的检查和测试尤为重要:
1.根据消防员装备操作说明测试低压报警,这是事先必须完成的检查项目,PSCO往往会高度关注船员在穿着消防员装备前是否对装备进行了低压报警测试,并用笔记本做好记录,如初始压力值等;
2.消防员装备检查应满足FSS要求的认证标识;
3.消防员手持防爆对讲机配备骨传导式无免提通话功能(Headsetshands-freetype)。根据FSS要求,
每支消防队都必须持有配备可免提通话的无线电防爆对讲机,进入火场人员配备一个对讲机,
现场指挥人员持有一个对讲机,通过对讲机随时了解火场情况,以便及时做出后续行动的判断,虽然公约中没有明确提出来配备免提式通话功能,
比如配备骨传导式通话功能,但在实际演习或者操作过程中,在穿着消防员装备以及携带必要的灭火设备后,用正常的手按着对讲机进行通话是不现实的,
不仅造成内外通讯困难,对及时准确判明火情并做出后续指示也会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
4.防护服完整性,检查是否破洞、磨损、破损或者外部起皮脱皮等情况。
5.消防员装备是否适合进入火场区域灭火,比如无法为身体部分皮肤,例如面部,提供全面有效的保护;另火的热量可能通过金属按扣,拉链等传导至身体部位引起烫伤事故。
三、典型的消防演习程序:
笔者根据公约要求的最低演习要素,借鉴美国USCG检查给出的典型消防演习模式,并结合多年跟船培训中所总结的经验,建议消防演习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本例以模拟厨房失火场景为例:
1.初始的报告(Initialnotification):
谁第一个发现火灾,这也是情景剧的开始,万事开头难,即便模拟的失火现场由船长或者检查管指定,
在实际演习中也要可能真实的讲好故事,厨房失火通常是由准备食物的大厨或者服务生最初发现火情,牢记失火的第一个动作是利用就近的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毛毯进行初始的灭火动作,当现场人员无法扑灭火势时应迅速关闭厨房内抽气风扇,关闭电源,包括照明,注意应急灯此时在厨房内是无法关闭的,需要电机员后续关闭。并关上厨房防火门后可启动生活区入口处的手掀式火警报警按钮(alarmbutton),并保持大声呼喊大厨或者服务生应边灭火边大声呼喊:
厨房失火啦!厨房失火啦!厨房失火啦!(重要的事情说三遍)Fireingally!FireinGally,Firein
Gally(对于中国船员来说可不必用英语呼叫)。并利用生活区入口附近的手掀式火警报警按钮迅速向全船发出火警警报。如在航行中应立即电话驾驶台,报告厨房失火,请求灭火队支援。
2.向集合地点报告:
无论在港内或在航行中,船长和值班驾驶员收到火警报告后,应立即上驾驶台利用广播和火警信号,向全船发出消防警报,并广播要求各级船员和旅客根据应变部署表规定,携带规定的工具和资料立即向集合地点报告,各就各位。(从发出消防警报至抵达集合点不超过2分钟):
在集合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甲板及生活区失火现场指挥由大副担任,机舱处所失火时,现场指挥由轮机长担任,大副协助指挥和联络通讯。
点名:点名环节非常重要,要快速准确了解实到人数,确定集合人数是否满足应变部署表要求,并充分考虑驾驶台和机舱人员实际值班人数,通过点名也能迅速了解船员职责熟悉情况并检查着装和装备是否完整:
1)通过报数:借鉴军队出操列队模式进行人员清点,这是现场指挥最快最准确了解参与演习人数的方式;
2)由各小组负责人统计:比如由皮龙组,探火组,隔离组,救护组分别清点小组成员后向现场指挥报告。这样的优点是可以较为详细了解各小组人数和装备情况职责熟悉情况,缺点是相应速度慢,驾驶台和现场指挥不容易快速了解实到人数,容易造成演习过程拖沓现象。
在美国某些西部港口,有些检察官可能会随机藏匿一名船员,或者将该名船员藏匿在火场内,这样现场要及时将缺失的人员尽快报给总指挥,及时采取火场搜索救助伤员的行动。
3)检查船员所携带的物品,如遇生活舱室内失火的时,除要求携带应变部署表规定的工具外,并要求各船员应携带救生衣和浸水服,以便在火势无法控制时应考虑立即开展后续的弃船演习行动,这也是公约关于消防演习的要求。
4)两名负有探火任务的船员应在另外两名船员的协助下迅速完成对消防员装备的检查和测试,并迅速穿着好消防员装备,随时待命进入火场,其余人员根据应变部署表要求有条不紊的进行后续演习任务。
3.演习行动:
要求整个演习过程中各船员必须紧张有序,忙而不乱,特别要求没有演习任务的船员必须始终保持好备战状态,服从现场指挥的指令,不可大声喧哗和随意走动。负责演习任务的船员根据应变部署表和现场指挥的要求进行:
1)隔离组:通常由三副指挥并向现场指挥报告,主要成员包括电机员和木匠,模拟关闭所有的电源、防火门、风闸、通风,风油切断等等。动作一定是清晰明确的,切实可行,我们建议在安全的前提下对上述设备进行真实操作,让检查管能看的明白真切,避免出现无法解释的情况。
2)救护组:通常由二副担任指挥并向现场指挥报告,队员可由事务部成员组成,担架,急救药品,毛毯。要求队员熟悉CPR
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随时提供伤员救助。如遇有人员失踪现象时,应立即将担架准备至探火员容易接近的位置,并向现场指挥报告急救设备已备妥。
3)现场灭火组行动:
○
皮龙组,通常由甲板和机舱人员分别负责一条皮龙组,每个皮龙组各由两名船员负责,并要事先商量好各组负责的皮龙和消防栓位置(不同的失火位置也应商量好各自负责的消防皮龙和消防栓位置),如此次模拟失火位置在厨房,甲板和机舱皮龙组就应该事先商量好皮龙和消防栓位置,避免紧张情况下容易造成次序混乱,互相抢皮龙和消防栓的局面。如果消防栓离火场位置较远,可能一根皮龙不够长,需要连接上另外一个皮龙并迅速抵达火场外围,消防员应根据真实情景站成丁字形状,手握皮龙做好模拟冷却火场四周的行动。注意防止两组皮龙交叉交缠,要给进入火场探火人员留下足够的安全空间,避免出现混乱局面。此时不可启动应急消防泵,避免因海水导致损害机电设备事故发生(现场指挥应和PSCO事先沟通清楚是不会有问题的)。通常,我们要求一对皮龙组做出模拟冷却火场四周的行动,并考虑后续探火人员打开防火门的行动;
另外一组应靠近进入火场的通道,比如厨房的防火门,准备后续将皮龙交给探火员进入火场探火用。
这样,通过对皮龙组的合理安排避免了互相造成干扰,又为后续探火员进入火场探火行动提供了有利安排。
○探火组:为了确保探火船员对失火处所的熟悉程度,
要求甲板部和轮机部各自负责一套消防员装备,当甲板失火时,甲板部探火员在前为主导,机舱探火员辅助探火;当机舱失火时则反之。两名探火员应同时穿上消防服,开启SCBA呼吸器之前应检查呼吸器压力和低压报警装置,三副(或者指定人员)负责做好呼吸器使用记录,并做好进入火场探火时间,以30分钟为限,并向现场指挥报告。随后两名探火人员准备进入火场,其中事先准备好的一组皮龙在模拟冷却防火门的行动后,将消防皮龙交给前面的主探火员。
此时后面探火员用手背检查防火门温度,并慢慢开启消防门,前面的探火员用皮龙开启“雾状”水流封闭迎面而来的明火和烟雾,并以低姿态摸索方式进入火场,后面的探火员跟随进入火场并关闭防火门,建议防火门保持一定的开合度,方便消防安全绳顺利进入以及后续安全绳的联络。后消防员左手搭在前面消防员肩膀上保持适当距离,
右手手持太平斧提供安全保障,并负责和现场指挥联络通讯(联络方式包括安全绳和防爆对讲机,根据要求一组消防队须配备2台免提式防爆对讲机,
消防员携带一个进入火场,现场指挥携带一个),消防安全绳根据约定的信号进行联系,并始终保持受力适中状态。两名探火员模拟在烟雾弥漫的火场以低姿态摸索前进, 重心始终保持放在后脚上,前脚试探,安全了才继续往前,后面探火员用太平斧负责清理头顶和前方的障碍物。
○如有模拟人员伤亡救助情况:应尽快将伤亡人员救出火场,门口担架救护组尽快跟上,根据火场伤亡程序进行救助,担架上人员固定,后续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急救等等都依据“船上医疗急救指南”进行。
○大副(现场指挥)应及时向驾驶台总指挥报告灭火情况,服从指挥并及时响应,报告程序不拖泥带水,简洁明了。同时和现场观摩的检查官PSCO保持合理沟通,多征求下他们的意见,这也往往是高情商的体现,是人际交往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 探火结束后,如果发现火势较小,货源位置和性质明确, 消防员可用对讲机和现场指挥协商,经船长确认后可现场使用手提式灭火器灭火,注意失火性质和现场附近的灭火器是否匹配,不可乱用。特别在如遇到电起火时不可随手用消防水灭火,在向现场指挥或者总指挥报告中应可提出自己的灭火请求,
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灭火。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短,现场指挥也可同PSCO沟通,并说明火种性质和准备使用何种灭火方式进行灭火。如决定采用附近的手提式灭火器灭火时,前面主要探火员可将皮龙交给辅助探火员,并使用就近手提式灭火器进行灭火,
根据火情性质也可使用二氧化碳或毛毯进行灭火。在探火过程中,
三副应时常报告探火人员进入火场时间,现场指挥也及时和探火人员保持密切联系,确保呼吸器装备使用正常。
4)如果火情发生在机舱或者货舱,在消防员撤离后,应迅速报告给驾驶台,请求使用固定式CO2系统进行灭火,船长根据评估需要,则执行撤离程序后再进行释放CO2程序。
5)根据消防演习要求,在灭火探火过程中,应根据应变部署表安排一批人员进行必要的后续弃船部署安排,进行释放救生艇准备程序,并向驾驶台报告。此步骤非常重要,往往是导致滞留的关键点,目的为防止应火势无法控制时为弃船程序做准备。
6)在探火员第一次探火结束,或者已经在第一次探火时就已经明确火情和火灾性质并就近使用了灭火器进行灭火。现场指挥应同总指挥报告清楚并询问是否需要进行第二次探火。
同时大副也可同现场检查官员进行沟通说明情况,一般情况下由于整个检查时间相对有限(AMSA一般查3-3.5小时),加上前期演习过程相对满意,
PSCO是不会再要求进行第二次探火步骤的,美国USCG基本也是关注真个演习的流畅度和完成情况,
如果前期完成度较好,他们通常会很快停止手续演习步骤的。
4.上述是基于厨房(生活区)发生火灾时的演习步骤,船上也要准备当火灾发生在舵机间,机舱,油漆间,货舱及应急发电机等主要场所时的详细的演习步骤,并通过强化培训和实际情景模拟相结合确保演习能各种情景下都能有条不紊的进行。
5.应急消防泵的测试:
通常PSCO
不会在演习中对应急消防泵进行测试,但压力测试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美国USCG通常要求准备两根皮龙,一根放在最远端船首位置,一根放在驾驶台两翼位置,测试消防水压力是否满足要求。
而澳洲AMSA对驾驶台的皮龙没有特别要求,可以将该皮龙放在船尾位置,其目的除了检查皮龙出水压力外,更加注重检查隔离阀功能是否正常。
隔离阀检查(Inspectionofisolatevalve)
测试应急消防泵压力Emergencyfirepumptriedout.
四、总结
消防演习是船上应急准备程序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完善的应变部署表安排(Muster
list),以及船上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和演习尤为重要。要求我们的船长更多的承担起培训师的作用,在日常开展的的关于救生、消防设备培训中,如庖丁解牛般的将每个消防设备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消防员装备的检查穿戴,消防安全绳的使用等剖析清楚明白。另外由于船上各消防场所的进入通道,机电设备,
灭火方式,探火路线,通风关闭等方式都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处理好演习中的
“初始行动”“集合点报告”“人员搜救”“联络通讯”“探火与灭火”“后续行动”
等几个关键步骤,所以请船长和安全官在演习前向各船员逐一分析,做到责任船员充分熟悉和了解各种职责并在紧急情况下能独立完成任务,确保后续演习过程尽可能一气呵成,水到渠成。
CMS李曙明船长
2023.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