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船员资讯
最新资讯
  • [船员资讯] 全国首船进口巴西散装橙纤维颗粒从新港上岸

    日前,一艘从巴西驶来的散货班轮“银河2”号顺利抵靠广州港新港码头,船上2万吨进口散装橙纤维颗粒完成检验检疫后,将快速送达国内饲料企业。 这是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允许符合相关检疫要求的巴西橙纤维颗粒进口以来,全国首船大宗进口的巴西橙纤维颗粒,进一步拓宽了我国从“一带一路”国家进口外贸粮食的数量和种类,为保障区域粮食供应、促进临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据了解,“橙纤维颗粒”是一种新型的饲料填充剂,是柑橘类水果在榨汁后的剩余部分,包含有果皮、果肉和种子等。在饲料生产中可发展成为具有促进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改善胴体品质等功能的绿色添加剂,广泛用于奶牛、肉牛、生猪、家禽等的养殖。 为做好首船“橙纤维颗粒”进口工作,新港码头高度重视,安排专人协调对接,根据货物的特点和装载方式、接卸要求提前谋划接卸工作,在卸船作业、平面运输、堆场存放等方面精心安排,为货物接卸、储存、离港打造专属的作业流程,安全高效完成全船外贸粮食接卸,获得客户的充分肯定。 从事该货物进口贸易的客户表示,货物到港前,我们多次走访周边地区,综合考虑新港良好的通关环境和码头便利的作业运输条件,以及一直以来的优质服务和良好口碑,选择新港作为到达口岸。接下来期待加强合作,把优质的新货种、新货类贸易范围辐射覆盖珠三角地区,进一步满足区域粮食企业农产品需求。 今年以来,新港码头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发挥港口枢纽优势,主动服务周边腹地企业,优化货源结构,改进作业工艺,提升服务质量,实现货物吞吐量稳中有升,1-10月完成粮食自然吨同比增长27%。

    2023-11-16

  • [船员资讯] 海员被拖欠20万元工资,海事局出手了!

    “福州船员权益保护中心” 助力船员追讨劳动报酬   2023年11月3日,四名船员到“福州船员权益保护中心”请求“福州船员权益保护中心”帮助解决欠薪问题…… 迅速响应 福州海事局迅速启动“商渔联动机制”,采取行动协调相关单位帮助船员追讨劳动报酬。 经调查了解,四名船员于2021年在福建XXXX有限公司所属船舶进行工作,被拖欠工资共计20.12万元。 福州海事局发挥“福州船员权益保护中心”建设成效,按照《“福州船员权益保护中心”合作备忘录》规定要求,利用部门信息互通机制,与福州市海洋与渔业局进行沟通联系,通报船员欠薪情况,推动协调解决船员欠薪问题。 及时追讨 在福州海事局的推动下,福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已与福建XXXX有限公司取得联系,并督促福建XXXX有限公司及时发放相关船员的劳动报酬。福建XXXX有限公司已开始梳理相关账目,准备补发船员工资。船员们对此表示十分得感谢! “福州船员权益保护中心”自成立以来,共接听船员咨询、诉求电话236次,答复各类船员培训、考试、见习等问题219个,协调处置船员、航运公司劳工纠纷5起。 福州海事局将继续充分发挥“福州船员权益保护中心”功能,推动船员服务驿站建设,引导船员各相关单位部门积极为船员群体提供优质服务,推动化解矛盾纠纷,搭建能让船员信赖和依靠的权益保障平台。   --END-- 来源:福州海事局船舶处

    2023-11-14

  • [船员资讯] 对讲机锂电池着火!5万吨级油轮驾驶台被烧毁,损失300万美元

    驾驶台被烧毁!起因竟然只是一块电池 信德海事史淑楠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9日,NationalTransportationSafetyBoard(NTSB)就2022年11月13日“S-Trust”油轮火灾事件发布事故调查报告。 2022年11月13日,当地时间15时30分左右,一艘停靠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BatonRougeGenesisPortAllen 码头的S-Trust油轮驾驶台突发意外起火,本次事故虽然最终没有人员伤亡及污染。但在本次事故中,该轮的驾驶台被严重损毁,导航系统、通信系统及警报系统均损坏,无法修复。此次事故对该船舶造成了约300万美元损失。 根据最新发布的事故调查报告称,事故发生时,该轮停靠在码头进行卸货作业,当时驾驶台驾驶台无人值守。当天下午大约15点30分左右,船长发现无法在其办公室内监测到驾驶台摄像头画面,随即前往驾驶台检查并发现已起火。后经过该轮奋力扑救,15点50分,火被扑灭。 根据最新发布的调查报告,当地时间15点27,录像显示,该轮通讯台出现一道橙色闪光,随后冒出烟雾,并不断加重。据悉,此处置有手持无线电的电池和充电器。 15点29分,在相同区域出现第二次橙色闪光,随后一个物体起火,并飞落到地面继续燃烧。7分钟后,火势加重,导致摄像镜头无法拍摄到之后的画面。 事后,调查人员在出现闪光区域发现锂电池充电器及镍氢电池充电器残骸中有三块电池残骸,分别为一块镍氢电池和两块锂电池,其中镍氢电池及一块锂电池的电池芯均被找到,但没有发现另一块锂电池的电池芯。 锂离子电池爆炸通常是由热失控引起的,热失控是一种化学反应,可导致电池着火和爆炸。如果损坏、短路、过热、有缺陷或过度充电,就可能导致锂电池电芯自发热失控。锂电池电芯热失控产生的热量可超过1100华氏度,很容易导致附近任何可燃物质被点燃。 调查人员经过调查分析得出结论认为,此次火灾是由通信台上另一块可能已被大火完全烧毁而丢失的锂电池芯热失控而引起的。因此,调查人员无法检查丢失爆炸电池芯以确定最初热失控的确切原因。 NTSB提醒船上一定要注意锂电池带来的潜在风险:1) 遵循制造商关于维护和保养锂电池的说明;2)妥善处理损坏电池;3)避免在无人监管的环境中充电;4)使电池和充电器远离热源和易燃材料。如果锂电池失火,可以尝试使用水、泡沫、二氧化碳或其他设计用于A类火灾的干粉灭火剂灭火。如果电池着火无法扑灭,应尝试让电池以可控的方式燃烧,包括观察附近其他可能发生热失控的电池,并移除其他可能着火的可燃物。 相关资料:船舶起火事件数量创新高,IMO坐不住了! S-Trust油轮:建于2005年,悬挂利比里亚船旗,船东为NewTrend,船管公司为StalwartManagement 资料来源:NationalTransportationSafetyBoard

    2023-11-14

  • [船员资讯] 中国船东互保协会成为中国航运租赁创新联盟成员单位

    11月7日,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由交通银行主办、交银金租承办的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聚力高能级航运、服务新发展格局”航运金融会员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成功举行。交通银行董事长任德奇、上海市副市长解冬出席论坛并致辞。协会总经理宋春风出席活动并参加“中国航运租赁创新联盟”启动仪式。 论坛上,“中国航运租赁创新联盟”正式启动。该联盟由交银金租、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挪威船级社(DNV)、中国船东互保协会、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克拉克森研究、华光海运、香港海事处等8家机构组成。该联盟通过链接船舶设计、建造、入级、登记、运营、保险、管理、终端用户等多方航运业主体,集聚多种高能级要素资源,打造面向全球、包容度高、辐射力强的航运租赁生态圈,推动业内机构交流合作,激发创新活力,汇集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智慧与力量。 该联盟的前身是由交银金租、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挪威船级社(DNV)、中国船东互保协会4家机构联合创立的中国航运金融租赁沙龙。成为联盟成员标志着行业对协会专业服务能力的认可。协会将以此为契机,按照“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数字化”战略目标,进一步加大对航运金融租赁领域的研究和市场开拓力度,持续深化与业内伙伴互利合作,为航运业和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2023-11-14

  • [船员资讯] 航运业对欧盟ETS准备不足引发担忧

    距离停靠欧盟港口的船只开始缴纳二氧化碳排放税只有50多天的时间,但航运业似乎尚未对即将到来的法规做好准备 从2024年1月1日起,航运将被纳入欧盟排放交易系统(ETS) 再有不到两个月,航运就将被纳入欧盟排放交易系统(ETS)。但随着这一法规即将生效,业内人士对航运业是否对此做好了准备,充满了担忧。 总部位于柏林的Zero44是一家创业公司,提供软件服务,指导行业参与者遵守碳排放法规,包括ETS。该公司联合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FriederikeHesse也有这样的忧虑。 周三,她在汉堡举行的CapitalLink德国海事论坛(GermanMaritimeForum)上表示,就她的客户而言,准备程度“不是很高”,而且令人警觉。 她强调,最值得注意的是,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任务,欧洲航运公司只有很少的准备时间。 “显然,航运公司总是很忙,而陆上团队没有多少时间来了解这些规定。他们只有有限的时间来组织投入和流程……所以这本身就是一个挑战。” “我们从合作伙伴那里听说,几乎没有任何签订或完成谈判的租船协议包含了排放交易体系的要求。” Hesse说,Zero44经常被客户问及ETS如何组织和实施。谁在购买碳排放证书?谁来接收它们呢? 她说,尽管BIMCO有期租合同条款,但几乎从未适用过。“在某些情况下,是的。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 SanderSchakelaar是荷兰航运管理公司JRShipping的拥有者和总经理,他透露了自己作为一家中型航运公司对这项法规的担忧。JRShipping管理着约50艘集装箱船和7个海上风电服务单元。 他承认他对ETS的最佳实践“毫无头绪”。 “我们正在努力自学,并教育公司内部的员工。我们正在努力做好准备,但是我们在我们的市场领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在如何处理运力供应商和租家之间的问题上还没有达成共识,至少没有达成广泛的共识。” “目前只有少数几个租家表明了他们对此事的构想。但绝大多数我们的客户对此一无所知。” ETS要求船东或委托公司购买排放配额,并将这些费用转嫁给货主和租家。DNVMaritime副总裁RasmusStute早些时候指出,对于中型航运公司来说,这可能会使他们每年承担数百万美元的责任。 Schakelaar说,除了ETS,还需要考虑碳强度指标(CII)等法规对中小型航运公司经济和财务状况的重要影响。 他说:“我们将需要额外的专业人员,不仅负责ESG和新的报告标准,还负责整个燃油效率管理和排放管理,以及随之而来的所有工作。” 他表示,这将需要每年至少增加4到5名高级专家,总费用约为50万欧元(合535,432美元)。他解释说,由于小公司的利润率很低,这远不是一个理想的方案。 除了欧洲的本土企业,许多海外航运公司也需要应对ETS法规的新变化。 Hesse表示,Zero44目前正与一些亚洲公司接洽,为他们提供咨询服务,解释相关要求。 “在许多方面,(他们面对的挑战)与欧洲的相似,企业需要了解监管规定。但显然,如果你的公司不在这里,不会说当地语言等等,事情就会变得更加复杂。” “因此,举例来说,如果你在欧洲没有法人实体,如果你没有欧洲银行账户,那么申请欧盟注册账户目前是一个挑战。行政障碍正在变大。” 简而言之,她的建议是,对于那些还没有完全理解这项立法的人,至少应确保从明年1月开始,在欧盟水域运营的船舶的租约协议中纳入相关条款。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对此感到担忧。 总部位于汉堡的船东HVogemann的管理合伙人Jens-MichaelArndt表示,根据他的经验,与租家达成协议是可能的。他说租家正在承担向ETS过渡的责任。“我们现在就在做这件事,”他说。 11月7日,纽约上市的成品油和化学品油轮公司ArdmoreShipping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该公司已为ETS做好了准备,并补充称,该税将带来的预期中的“物流效率低下”,有利于油轮的租金价格。 Ardmore补充说,虽然为碳价做准备需要做很多计划,但从财务角度来看,航程费用会因成本传导而升高。

    2023-11-14

  • [船员资讯] 从芝罘湾到威达湾!山东港口烟台港东南亚件杂货航线呈现高频次、高流量、高增长态势

    近日,一艘满载1.47万吨工程车辆和建材的货船,从山东港口烟台港启航驶向印度尼西亚威达湾港口,这是今年发出的第69艘东南亚件杂货班轮,1-10月累计发运货物136.8万吨,同比增长16.8%,提前赶超去年全年150万吨发运量指日可待,为山东港口打造面向东盟“桥头堡”提供更强物流支撑、拓展更优出海路径、交出更靓特色答卷。 该轮作业期间,在烟台港生产业务部统一指挥下,联合通用公司成立船舶配载专班,三方参与、联合配载,“快装快卸、安全稳定、合理搭配”,在确保安全生产基础上,科学化调配生产要素、精细化梳理装船流程、最大化压缩船舶在港停时,东南亚件杂货班轮作业效率国内一流,进一步擦亮“全国服务最好的件杂货码头”特色品牌。 2023年以来,烟台港紧跟山东港口构建核心竞争优势、打造“依托港口的一流的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战略部署,抢抓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RCEP协定生效等新政策新机遇,新开通 “龙口-海参崴”“烟台-圣彼得堡”“烟台-墨西哥”“烟台-扎鲁比诺”4条外贸件杂货航线,进一步织密快速连通亚洲、非洲、美洲、欧洲的20条件杂货航线网络,前三季度班轮总运量实现37%高速增长,为“中国制造”快速出海和国际件杂货运输更高效畅通贡献山港力量。

    2023-11-14

  • [船员资讯] 火热!辽港集团前10个月外贸商品车吞吐量同比增长超5成

    辽港集团前10个月外贸商品车吞吐量同比增长超5成 进入四季度,辽港集团各业务板块、生产单位开足马力,向全年目标任务发力冲刺。以商品车“两线、一通道(欧线、美线、海陆大通道)”为核心,辽港集团积极拓展外贸服务网络,1—10月份转运进出口商品车7万余辆,同比增幅超5成,实现外贸商品车业务的大步快走。 锚定年度生产经营目标不放松,辽港集团大连港汽车码头多措并举扩增量,针对当前国际运力紧张、商品车下半年集中发运等特点,对外加强与外贸船公司的对接,对内优化仓储资源的配置,不断拓展外贸业务服务网络,重点开发腹地自主品牌远东航线出口及商品车国际中转业务,激活外贸业务增量新动能。 外贸市场精耕细作,硬件水平和服务能力也在持续升级。 去年以来,辽港集团大窑湾港区1—4#滚装专业泊位全部实现正式对外开放。随着汽车码头国际化服务能力和外贸船舶靠泊作业能力的进一步增强,辽港集团紧抓外贸业务发展契机,充分释放滚装泊位开放优势,为外贸商品车吞吐量的显著增长提供硬件支撑和服务保障。 目前,大连港汽车码头已累计完成商品车吞吐量近800万辆,客户网络基本实现沿海重要汽车企业的全覆盖,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商品车南北水运的滚装枢纽港、东北商品车外贸出口基本港、商品车海铁联运示范港、东北海陆大通道的重要节点。(文/臧永亮图/刘仁超)

    2023-11-13

  • [船员资讯] 巴拿马运河不让过!有船被迫绕航10000海里

    巴拿马运河干旱问题再次升级,有船支付了400万美元的“加塞费”。另有一艘船干脆不让过,被迫绕航南美大陆合恩角,需多航行10000海里。 再创纪录!过河费用近3300万元 如信德海事网近日在《一次2000万元!史上最贵过路费! 》,由于巴拿马运河持续干旱,巴拿马运河当局不断下调每日通行巴拿马运河船闸的船舶预定数量。而为了能够尽快通行,一些没有预定的船舶不得不通过竞拍的方式获得“加塞”过河的名额,此前的最高纪录为285万美元。 而根据最新消息,目前这一纪录再次被打破。 根据彭博社报道,本周日本EneosGroup集团通过竞拍为旗下一艘名为SunnyBright的LPG运输船获得了通行的名额,但该公司为此付出了近400万美元的代价。 有船舶经纪人表示,SunnyBright花费了近400万美元获得了一个11月15日北向通过巴拿马运河的名额。 船讯网为信德海事网提供的SunnyBright轮的轨迹信息显示,该轮曾于11月4日抵达巴拿马附近海域,在等待两天后该轮计划绕航合恩角前往美国,当该轮已经开到厄瓜多尔附近海域时,可能是其收到了能够插队过河的消息,最终该轮又返回了巴拿马等待过河。 SunnyBright轮原本计划绕航合恩角,随后返航回到了巴拿马 大量船舶在巴拿马运河太平洋一侧等待过河,SunnyBright轮已经竞拍到了11月15日的过河资格 据彭博社报道,EneosGroup拒绝就此事发表评论。 不过知名LNG船东公司FlexLNG和LPG船船东公司AvanceGas首席执行官Oystein Kalleklev在周三的一场电话会议上被问及有关巴拿马运河的情况时表示:“我们的确了解到目前通过巴拿马运河的拍卖费用达到近400万美元,如果加上正常的通河费用,使用运河的总成本接近450万美元(约合近3300万人民币),因此目前的情况将许多的船只挡在了运河之外。” 对于目前巴拿马运河的状况,Oystein Kalleklev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美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也是迄今为止最大的液化石油气出口国。更多的LPG和LNG船舶被挡在运河之外意味着,那些从美国出发的船舶会通过绕航好望角或苏伊士运河的方式抵达亚洲最终的消费市场。 如信德海事网上周在《巴拿马运河这次真的出大事了!》一文中介绍到,巴拿马运河管理局(ACP)在一份客户简报中表示,从11月1日开始,每日船舶预定通行量将从此前已经被削减到的32艘进一步下调到31艘(新船闸9艘,传统巴拿马型船闸22艘)。随后将进行阶梯式下调模式,在11月3日进一步下调到每天只有25艘,随后在11月7日进一步下调到每天24艘,12月1日下调到每日22艘,1月1日开始下调到每日20艘,并从2月1日开始下调到每日只有18艘的通行量。 巴拿马的预定名额一般给到有固定船期的集装箱船,而不定航次经营的干散货、油轮、以及LNG和LPG运输船则较难能够获得预定席位。除了通过预订外,巴拿马运河每天还可能会放出一两个可供竞拍的过河名额,而那些没能提前预订到过河名额而又急于过河的船舶将不得不通过竞拍的方式获得过河的机会。 有船被迫多绕航10000海里! 上述的SunnyBright轮轮虽然最终竞拍到了过河的名额并计划于11月15日北向通行。 另外其他一些船舶就被动或主动的选择了绕航合恩角,然后在北上前往美湾地区。 据信德海事网观察,近日就有另外一艘已经抵达巴拿马的LPG运输船不得不返航南下绕道合恩角。 该轮为82200立方米的Pyxis Pioneer轮,如上根据船讯网为信德海事网提供的其轨迹信息显示,该轮原本已经于11月4日抵达巴拿马锚地,按照巴拿马运河当局规定,11月3日将每日过河预定量进一步下调到每天只有25艘,Pyxis Pioneer轮在等待一天多后,该轮原地返航并继续南下开始绕航。 船讯网提供的该轮的AIS信息显示,这艘KumiaiNavigation旗下的船舶本航次的目的港为美国休斯顿,该轮目前已经航行到南美中部秘鲁附近海域。 笔者在船讯网上简单计算显示,从巴拿马城锚地绕道合恩角前往休斯顿的总航程近11800海里。而直接通过巴拿马运河从墨西哥湾直达休斯顿则仅需要约1500海里。这意味着,PyxisPioneer轮本航次绕航整个南美大陆将需要多航行超过了10000海里! 按照该轮目前大约15节的航速,这意味着该轮整个绕航航程需要大约28天! 波交所最新数据显示,44000MT的LPG船的每日等效期租租金达到了约130000美元/天的水平。 干散货船舶也受影响 如信德海事网近日在《日租金,再上20万美元/天 》一文中介绍到,航运分析师们纷纷表示,由于LPG和LNG运输船舶需要长距离绕航,这会增加吨海里需求从而进一步拉涨市场租金和运费水平。 如上文所述,除了LNG和LPG运输船外,油轮和干散货船舶等不定航线经营的船舶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英国航运咨询公司德鲁里就在最新的一份市场分析报告中表示,巴拿马运河的干旱危机可能会导致干散货船的运价飙升,尤其是那些需要走更长航线才能到达中国的干散货船。 该机构的分析师指出,更长的航程正在消耗市场上运力,这已经导致运费上涨高达5.6%,特别是对于中型超灵便型和巴拿马型船舶。 干散货航运公司EagleBulk首席执行官加里·沃格尔(Gary Vogel)在上周五的电话会议上表示:“特别是对于从美湾到中国和亚洲的谷物货物,经过巴拿马运河的航线是历史上的典型贸易方式。” “但我们现在正在让我们的船只途经苏伊士运河,这将会增加大约10天的时间,而且运河费也稍微贵一些。” 另一家干散货船航运公司GencoShipping&Trading首席财务官Peter Allen在周四的电话会议上表示:“我们也看到巴拿马运河干旱危机给干散货船舶市场的运费带来了一些促进作用。因为目前很多船只已经不再通过巴拿马运河,而是通过苏伊士运河前往亚洲,这将增加吨英里的需求。” (吨英里是以体积乘以距离来衡量的运输需求。) 由于美国码头限制,美国谷物货物通常是由巴拿马型或更小的运力不超过90,000吨的船舶运输。 MarineTraffic的船舶位置数据显示,大多数装载该尺寸类别的美国货物的干散货船现在都走苏伊士运河,避开巴拿马运河。

    2023-11-13

  • [船员资讯] 我国登记在册的中国籍商船达18.5万艘,船舶总量持续增长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我国登记在册的中国籍商船达18.5万艘。五年来,我国年均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达36万余艘次,货物发送量年均超过29亿吨,国内航行船舶进出港年均2500万艘次,货物发送量年均135亿吨。我国船舶总量持续增长。 来源:新闻联播

    2023-11-13

  • [船员资讯] 日本也在赶造氨燃料船,都想争世界第一

    11月7日,日本邮船(NYKLine)宣布旗下子公司NYKBulk&ProjectCarriers(NBP) 与智利国家铜业公司(CODELCO )、日本大岛造船和住友商事株式会社正在联手研究、设计和建造世界上第一艘氨双船燃料灵便型散货船,并且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一年前的11月24日,智利国有公司、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商之一CODELCO与日本邮船子公司NBP在新加坡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MoU),共同研究铜产品的脱碳运输。此次,两家公司继续与大岛造船和住友商事株式会社签署了谅解备忘录。 据介绍,NBP将运营这支从智利到亚洲的铜产品运输船队,该船队由10至15艘船组成,此次宣布的船是这支船队中的第一艘船。这些船舶将全部由日本大岛造船开发和建造。 “对我来说,能够来到这里并看到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多大的进展,我感到非常荣幸。不到一年前,这个雄心勃勃的想法如今已成为现实。在 CODELCO,我们有责任成为我国更可持续采矿的领导者,这个项目向其他参与者发出了一个很好的信号,因为我们正在努力使智利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展示能源转型和温室气体排放如何实现的国家。减排是可能的,” CODELCO董事会主席马克西莫·帕切科(MáximoPacheco)表示。 “根据2022年11月24日与CODELCO签署的谅解备忘录,NBP一直在各方合作下研究铜产品远洋运输的脱碳问题。经过大约一年的审议,NBP和CODELCO与大岛造船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研究、设计和建造一艘配备双燃料发动机的灵便型散货船,该发动机除了重油之外还可以使用氨作为燃料” ,NBP总裁MasashiSuda说道。 “这是CODELCO和NBP迈向脱碳社会的具体第一步。NBP将继续与客户一起为全球脱碳做出贡献。” 除了这艘氨燃料的散货船,日本邮船(NYKLine)还在将一搜液化天然气(LNG)燃料拖轮Sakigake改装为氨燃料拖轮。

    2023-11-13